-
吐云华月,便坠作、镜中娇面。正玉树烟迷,香兰雾细,赚得柔情似茧。素扇携来团栾影,有几日、轻凉相见。思浅绿酒波,低红灯穗,尽容留恋。
听遍。晚楼倚笛,不胜凄怨。但婉娈清歌,碧天如水,一片梁尘在眼。宝瑟比人,春华同笑,芳景怕成秋苑。还只恐,后夜风风雨雨,画帘愁卷。
-
悄无人、绣帘垂地,轻寒恻恻如许。东风送暖衣才卸,还又绕楼疏雨。春好处。怕落了梅花,便算青春暮。红儿笑语。道薜荔墙根,鞦韆索下,芳草绿无数。
天涯远,不断行云去去。征鸿妆计休误。红桥双屐芹泥滑,寂寞踏青游侣。从闲阴,任折柳听莺,年少判虚度。怀人正苦。更卷起重帘,芜烟漠漠,斜日暗南浦。
-
浅酌吟香,单衣却烛,画栏同凭。虚帘卷起,月上一庭花影。问何时、羽衣舞残,玉楼远忆人闲冷。恁无端叶底,新霜不管,井梧飘尽。苔润。
寻芳径。便凉收翠扇,暖馀金鼎。含情写怨,误了弄潮音信。正阁中、秋梦不成,亸鬟海棠花下等。傍妆台、镜子团栾,天涯归未稳。
-
酒杯停,人语细。月午绣帘垂地。收玉钿,卷罗衣。海棠憔悴时。
清漏断,回肠转。谁道秋宵更短。才半晌,又三更。疏灯闻雁声。
-
杨柳暮萧条。风雨潇潇。别时春水满河桥。几日江南鸿雁到,燕子辞巢。
玉树向人凋。角枕无聊。啼痕新旧总难销。楼上黄昏帘不卷,明月今宵。
-
高柳无丝,幺荷非镜,赚得春人都老。坐断斜阳,梦回行雨,残英有枝空绕。
凝望眼江波渺。离尊那堪倒。
浑闲了。恁妆台、入时梳裹,听杜宇、帘卷总成独笑。
风雨满天涯,奈而今、眉黛慵扫。怕损鱼鳞寄音书,流宕难到。
问楼头月色,后夜隔花凉照。
-
省识花风,惊回梦雨,轻寒恰又轻暖。断魂红袖香残,半醒翠尊酒浅。空阶竹影,又讶是、青袍微展。正故园、数点幽花,欲寄一枝人远。
从别后,帐中泪眼。知忆否,楼头素面。惨凄晓镜孤莺,冷落旧巢旅燕。虚帘钩起,有一片、柔肠同卷。便好春、过了江南,怕过往时庭院。
-
容易新霜,栖遍岸柳,青鬓照影都换。簟拂床虚,尘凝镜暗。依约妆楼晼晚。前度斜阳,又冷照、栏干西畔。瑟柱分明,琴丝掩抑,数声来雁。
憔悴江关须作达,好禅榻、闲中排遣。树老人前,云先梦去,说那堪留恋。向园林、长望处,微酲后、花深砌满。倘忆春前,本无花、帘栊罢卷。
-
庭院深深人悄悄。埋怨鹦哥,错报韦郎到。压鬓钗梁金凤小,低头只是闲烦恼。
花发江南年正少。红袖高楼,争抵还乡好。遮断行人西去道,轻躯愿化车前草。
-
国朝二百余年,问学之业绝盛,固陋之习盖寡。自六书九数经训文辞篆隶之字,开方之图,推究于汉以后、唐以前者备矣。至于填词,仆少学焉,得本辄寻其所师,好其所未言,二十余年而后写定。就所睹记,题曰箧中。其事为大雅所笑,其旨与凡人或殊。容若、竹垞而后,且数变矣。论具卷中,不覼缕也。李白、温岐,文士为之。升元、靖康,君王为之。将相大臣范仲淹、辛弃疾为之。文学侍从苏轼、周邦彦为之。志士遗民王沂孙、唐珏之徒,皆作者也。昔人之论赋曰:“惩一而劝百。”又曰:“曲终而奏雅”,丽淫丽则,辨于用心。无小非大,皆曰立言。惟词亦有然矣。
-
右录三百四十余人,词一千四十七首。叙曰:“词为诗余,非徒诗之余,而乐府之余也。律吕废坠,则声音衰息。声音衰息,则风俗迁改。乐经亡而六艺不完,乐府之官废,而四始六义之遗,荡焉泯焉。夫音有抗队,故句有长短。声有抑扬,故韵有缓促。生今日而求乐之似,不得不有取于词矣。唐人乐府,多采五七言绝句。自李太白创词调,比至宋初,慢词尚少。至大晟之署,应天长、瑞鹤仙之属,上荐郊廊,拓大厥宇,正变日备。愚谓词不必无颂,而大旨近雅。于雅不能大,然亦非小,殆雅之变者欤。其感人也尤捷,无有远近幽深,风之使来。是故比兴之义,升降之故,视诗较著,夫亦在于为之者矣。上之言志,永言次之。志絜行芳,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。琱琢曼辞,荡而不反,文焉而不物者,过矣靡矣,又岂词之本然也哉。献十有五而学诗,二十二旅病会稽,乃始为词,未尝深观之也。然喜寻其恉于人事,论作者之世,思作者之人。三十而后,审其流别,乃复得先正绪言以相启发。年逾四十,益明于古乐之似在乐府,乐府之余在词。昔云:“礼失而求之野。”其诸乐失,而求之词乎。然而靡曼荧眩,变本加厉,日出而不穷,因是以鄙夷焉,挥斥焉。又其为体,固不必与庄语也,而后侧出其言,旁通其情,触类以感,充类以尽。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。言思拟议之穷,而喜怒哀乐之相发,响之未有得于诗者,今遂有得于词。如是者年至五十,其见始定。先是写本朝人词五卷,以相证明。复就二十二岁以来,审定由唐至明之词,始多所弃,中多所取,终则旋取旋弃,旋弃旋取,乃写定此千篇,为复堂词录。前集一卷,正集七卷,后集二卷。其间字句不同,名氏互异,皆有据依,殊于流俗。其大意则折衷古今名人之论,而非敢逞一人之私言,故以论词一卷附焉。大雅之才三十六,小雅之才七十二,世有其人,则终以词为小道也,亦奚不可之有。
-
别院东风著意吹。晶帘不卷雨霏霏。等闲过了牡丹时。
花外燕莺犹旖旎,酒边筝笛没参差。道人原不解相思。
-
楼外啼莺依碧树。一片天风,吹折柔条去。玉枕醒来追梦语。中门便是长亭路。
眼底芳春看已暮。罢了新妆,只是鸾羞舞。惨绿衣裳年几许。争禁风日争禁雨。
-
烟雨江楼春尽,盼断归人间们。依旧画堂空,卷帘风。
约略薰香闲坐,遥忆翠眉深锁。鬓影忍重看,再来难。
-
帐里迷离香似雾。不烬炉灰,酒醒闻余语。连理枝头侬与汝,千花百草从渠许。
莲子青青心独苦,一唱将离,日日风兼雨。豆蔻乍残杨柳暮,当时人面无寻处。
-
最高楼·《金眉老烟雨寻鸥图》卷中有王定甫通政、陈实庵编修、蒋鹿潭大使、宗湘文郡守及眉老唱和词
烟雨里,脉脉只悲秋。风片薄,酒波柔。绿杨不是灵和树,白头重上采菱舟。百年身,千古事,一登楼。
春去也、倡条和冶叶,人去也、断云还缺月,凉别袂,触乡愁。相逢客路如南雁,欲寻旧梦问闲鸥。剩华年,与流水,两悠悠。
-
栏干一夜霜华重,梦坠寒烟。鬓老秋蝉。菡萏香残似去年。
朱颜总被寻常误,筝柱慵拈。帘幕依然。碧树当楼更可怜。
-
近来瘦。还如蘸水拖烟,渐老堤柳。欲寻云际岫。荡桨采菱,多刺伤手。悲秋病久。看褪尽、红衣莲亩。昨日柔香缥缈,有三十六鸳鸯,向花前低首。
空有。抱香两袖。江南信息,争唱新词秀。翠盘珠乍溜。强雨微波,重来时候。登楼念旧。叹绿鬓、消磨尊酒。莫遣箫声更奏。怕双泪、湿青衫,人归后。
-
栏外东风还似旧。生色真香,只共春消瘦。小立心情如病酒,梨花满地慵回首。
记想班骓人去后。薄醉孤吟,无分同禁受。点点啼痕垂广袖,夕阳又是愁时候。
-
林下水边春欲去。花自忘言,归日风吹雨。棐几湘帘寻伴侣,天涯香草浑无主。
憔悴灵均曾作赋。芳意如何,离思朝还暮。回首卅年空谷路,当时结佩人何处。
[清]
1830 年 ~ 1901 年
谭献的诗文全集
共 140 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