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 381 成语
撮盐入火

撮:以指取物。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。比喻性情急躁。

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

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

趁火抢劫

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

趁火打劫

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

不通水火

形容跟人不相往来。

不食烟火

①指不吃熟食。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,不吃世间烟火物。②指诗文立意

鼻头出火

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
鼻端生火

以之形容马行疾速。

鼻端出火

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
抱薪救火

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

钻燧改火

古时钻木取火,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旧穀既没,新穀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:“《周书·月令》有更火之文: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枣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一年之中,钻火

钻木得火

远古时代的一种取火方法。用钻子钻木,木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。相传 燧人氏 发明。《关尹子·二柱》:“形之所自生者,如钻木得火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燧人钻火树》:“教 燧人皇帝 钻木取火,以作大烹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火》:“但是,

钻燧易火

同“ 钻燧改火 ”。

掷火万里

道教语。谓仙人之行。 唐 杜牧 《赠李处士长句四韵》:“老翁四目牙爪利,掷火万里精神高。” 宋 龚颐正 《芥隐笔记·掷火万里流铃八冲》:“﹝ 杜牧之 诗﹞‘掷火万里’,亦用《度人经》‘掷火万里,流铃八衝’之语。”

真金烈火 

真金不怕在烈火中烧。比喻保持英雄本色不变。

运载火箭

◎ [launch vehicle;carrier rocket] 用来携带某些物体的火箭飞行器

鸢肩火色

鸢:老鹰。像鹰之飞扬双肩上耸,如火之腾焰面呈红光。相术上旨飞黄腾达的征兆。

油乾火尽

形容罄尽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﹝ 丁生 ﹞直赢得两人油乾火尽,两人也怕起来,只得忍着性子住了,垂头丧气而别。”

油火虫虫

方言。即萤火虫。 刘半农 《瓦釜集·第三歌》:“姐肚里勿晓得郎来郎肚里也勿晓得姐,同看仔一个油火虫虫飘飘漾漾过池塘。”

油煎火辣

犹火暴。 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二二:“他的堂客却是一个油煎火辣的性子,嘴又不让人,顶爱吵场合,也爱发瓮肚子气。”

营火晚会

一种露天晚会。参加者围着火堆进行各种活动。 峻青 《秋色赋·火把赞》:“这是夏令营的少先队员们在举行营火晚会。”

烟燎火气

形容被烟熏过的气味。《红楼梦》第八回:“我最怕熏香,好好的衣服,熏的烟燎火气的。”

香火秀才

即奉祀生。不经科举考试,赐予秀才功名,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言怀》:“有箇朋友 韩子才 ,是 韩昌黎 之后,寄居 赵佗王臺 。他虽是香火秀才,却有些谈吐,不免随喜一会。”

香火道人

寺庙中照料香火、打杂的人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 荆公 默诵此诗一遍,问香火道人:‘此诗何人所作?没有落款?’”

无香火情

谓背弃盟誓之情。古时为表示信守诺言,常于神前燃点香火以盟誓,故称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尔往与我盟,急难相助,今无香火情邪?”

无名火起

无名火:怒火。形容发怒的样子。

吐火罗语

二十世纪初在我国 新疆 发现的用 中亚 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。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。有两种方言。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,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,遂将 吐鲁番 、 焉耆 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,而将 库车 一带残卷所代表的

松明火把

用松明做成的火把。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4期:“两只泪眼一晃,在松明火把下发出光亮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两个壮小伙举着松明火把,从齐腰深的水里走了过来。”

水还火归

《圆觉经》:“我今此身,四大和合,所谓毛髮齿皮肉筋骨脑垢色皆归於地,吐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,暖气归火,动转归风。四大各离,今者妄身在何处?”因以“水还火归”喻死亡。 唐 李白 《为窦氏小师祭璿和尚文》:“呜呼!来无所从,

水盛胜火

盛:强烈。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。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。

水火不投

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,根本不相容。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相容。

束緼举火

同“束緼请火”。清 钱谦益《吕季臣诗序》:“国破家亡,年衰岁暮,束緼举火,轹釜待炊,季臣意殊安之。”

束緼请火

用乱麻搓成引火物,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。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臣之里妇,与里之诸母相善也。里妇夜亡肉,姑以为盗,怒而逐之。妇晨去,过所善诸母,语以事而谢之。里母曰:‘女安行,我今令而家追女矣。’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,曰:‘昨暮夜,犬得肉,争斗相杀,请火治之。’亡肉家遽追呼其妇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七亦有此说,“緼”作“蕴”。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。唐 李德裕《积薪赋》:“时束緼以请火,访蓬茨于善邻。”

束藴乞火

同“束縕请火”。

束缊乞火

束缊: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;乞火:借火。搓麻为引火绳,向邻家讨火。比喻求助于人。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。

势成水火

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

烧天火把

比喻急躁的性子。 元 朱凯 《昊天塔》第二折:“凭着我这烧天火把,问甚么经文也那佛法,我大踏步踹入僧房,拏住和尚,揝定袈裟。”

搧风点火

谓进行鼓动或煽动。 康濯 《东方红》第十三章:“‘不过我觉着你们的积极性怕还不够高……气魄也不够大!’县长又半真半假地搧风点火。”

三昧真火

道教谓元神、元气、元精函藏修炼能生真火,谓之三昧真火。《药王救苦忠孝宝卷·思藐救白蛇》:“ 孙思藐 虔诚参道,每日家收丹炼药,时时下苦,将五气一处烤,将六门紧闭牢,三昧火往上烧,炼就了无价之宝。”《四游记·玉帝起赛宝通明会》:“我不免放出三

如赴汤火

好像迈进开水和火中。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