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口铄金

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。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。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众口鑠金。” 韦昭 注:“鑠,消也,众口所毁,虽金石犹可消也。” 明 姜南 《投瓮随笔·逐日表语》:“昔日位居黄閤,众口鑠金;此时身谢朱崖,蔓草縈骨。

衆口嚣嚣

七嘴八舌,乱嚷乱叫。形容争辩不止。嚣嚣,喧哗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遵道》:“文学……道古以害今。从之,则县官用废,虚言不可实而行之;不从,文学以为非也,众口嚣嚣,不可胜听。”亦作“ 众口嘵嘵 ”。 清 黄辅辰 《戴经堂日钞》:“入署后

衆口难调

众人口味不同,很难调和得使大家都满意。亦比喻人多意见多,很难协调统一,使人人都满意。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和 傅説 之羹,实难调於众口。” 元 邓玉宾 《粉蝶儿》套曲:“羊羹虽美,众口难调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﹝ 安

衆口纷纭

谓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君无二心,妾岂不知,但众口纷紜,恐不免秋扇之捐。” 巴金 《秋》四二:“众口纷纭地议论着,哭叫和抱怨混在一起。”

衆口交赞

众人交相赞美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列公,你看只一个 长姐儿 ,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,众口交赞,可是‘声气’这途也不可不走的。”

衆口交传

众人辗转述说。 清 陈天华 《警世钟》:“就是不幸受伤身死,众口交传,全国哀痛,还要铸几个铜像,立几个石碑,万古流芳,永垂不朽。”亦作“ 众口相传 ”。 黄仁宇 《万历十五年》:“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,于是只能回奏:当时众口相传,首先讹传者

衆口同声

同“眾口一辞”。

衆口一辞
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 宋 欧阳修 《濮议》卷四:“众口一辞,纷然不止。”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今 直 镇 大同 ,京城众口一辞,皆以革去西厂为便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隋书炀帝放萤事》:“沿及 五季 宋 初,众口一

衆口一词

同“眾口一辞”。

众口捧月

大家共同捧举月亮。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。

争一口气

谓发愤向上,有所作为,给亲朋或自己增添光彩。 明 无名氏 《玉环记·途遇韦皋》:“且喜今日身荣贵,也与奴家争一口气。” 巴金 《家》十二:“妈要我发狠读书,给她争一口气……我说我要发狠读书,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,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。”《

鍼口结舌

qián kǒu jié shé

张舌骗口

卖弄口舌,顛倒是非。

扎口辣舌

形容说话口齿不清。 康濯 《东方红》第八章:“ 王三海 却显得好不惊疑急促,他赤白着个脸,像给火燎水烫似地嘴里一劲儿嗤嗤哟哟,跟着还拍了拍社长的肩头,扎口辣舌地嘟囔了半天。”

余香满口

吃过东西后满口都是余下的香味。比喻文学或艺术作品耐人回味。

有口莫辩

虽然有嘴却不能分辨。指有冤难伸,或内情曲折复杂,难以说清楚。

一口胡柴

满嘴瞎说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杏园春宴》:“丑:‘你不闻 孔夫子 説道、有马者,借人乘之,今亡矣夫!’末:‘一口胡柴!’”

一门口子

犹言满门前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你们到底弄得车辆牲口的围了一门口子。”

一口长斋

谓长年吃素。 元 无名氏 《货郎旦》第四折:“这都是我少年间不晓事,做这等勾当,如今老了,一口长斋,只是念佛。”

异口一言

不同人说同样的话。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
一递一口

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,互相应答。

一时口惠

口惠:口头上许给别人以好处。口头上一时空言给人恩惠,事实上并没有兑现。

一口颂歌

一口:异口同声。众口一词,同唱颂歌。

一口道破

道:说;破:揭穿。一句话就说穿了。

一口所敌

一口:一席话。一席话就阻止了敌方的进攻。

腰包户口

指已从原住地迁出,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报进迁入地的户口。 任斌武 《无声的浩歌》:“有的在外县,有的在外省,还有长期把户口装在自己口袋里的‘腰包户口’,都是用‘飞过海’的办法,临时‘飞’落到这两个招工大队来的。”

掩口卢胡

卢胡:喉间的笑声。捂着嘴笑。

牙清口白

牙齿洁白,口齿清楚。比喻说话清楚明白。

性直口快

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。

项发口纵

形容良马善解人意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“ 文帝 天资文藻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《<典论>自叙》:“ 彧 言:‘闻君善左右射,此实难能。’余言:‘执事未覩夫项发口纵,俯马蹄而仰 月支 也。’”

污口横蔑

用污秽的言语肆意诬蔑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他若説到那些话头,你便説是儿子不孝,污口横衊。”

汙口横衊

亦作“污口横衊”。

无口诗令

酒令之一格。 清 俞敦培 《酒令丛钞·雅令》:“各诵古人五七言絶句,通首不得有口字偏旁,误则一口罚一杯;‘裊裊城边柳’、‘爆竹声中一岁除’、‘ 锦城 丝管日纷纷’。”

五口通商

1842年( 道光 二十二年)8月, 英国 凭借《南京条约》第二条的规定,强迫 中国 开放 广州 、 福州 、 厦门 、 宁波 、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,因有“五口通商”之称。 王闿运 《陈夷务疏》:“五口通商,四国遣使,我之文字言语,阸塞

惟口兴戎

指口舌惹出是非。多用来劝戒别人说话要谨慎。

素口駡人

以茹素之口骂人。比喻伪善。 宋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茹素》:“古语两句甚好:寧可荤口念佛,莫将素口駡人。”

肆口而食

随意而吃。比喻一点也不拘束。

说不出口

不好意思说,难以开口。 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盟谑》:“有到有箇计策,只是説不出口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不是我自己‘引水入墙’‘开门揖盗’么?只急得他悔焰中烧,説不出口。”

説不出口

不好意思说,难以开口。 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盟谑》:“有到有箇计策,只是説不出口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不是我自己‘引水入墙’‘开门揖盗’么?只急得他悔焰中烧,説不出口。”

手口之泽

谓父母手汗、口液的润迹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;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父之遗书,母之杯圈,感其手口之泽,不忍读用。”参见“ 手泽 ”、“ 口泽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