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魂不定
成语解释
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。
出处 & 用法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谢量移汝州表》:“只影自怜,命寄江湖之上;惊魂未定,梦游缧绁之中。”
成语示例:
因此在等候的时候,一个个面色如土,~,互相偷看,交换眼色。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五卷第九章
成语百科:
惊魂不定
引经据典
主谓 受到惊吓,心情不能安定下来。形容受惊后心情难以平静。李劼人《大波》2部2章:“有的披着一件布汗衣,有的穿一件蓝麻布背心,每个人脸上都带一副~的样子。”△多用于表示因惊慌而使心神不安的神态。→丧胆销魂 惊恐万状 ↔指挥若定 心安理得。 也作“惊魂未定。”
近义词

反义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