衈
拼音: ěr
注音: ㄦˇ
结构: 左右结构
异体:
编码信息
统一码: 8848
仓 颉: HTSJ
五笔86: TLBG
郑 码: MLCE
四 角: 21140
部首 & 笔画
偏旁部首:
总笔画数: 12 画
部外笔画: 6 画
笔顺编号: 325221122111
笔划顺序: ノ丨フ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一
造字信息
类 型: 基本汉字
英 文: the blood of a sacrificial fowl which was sprinkled on the doors and vessels
基本解释

衈ěr(ㄦˇ)

1、古代祭祀前宰杀牲畜取血来涂器物:“其衈皆于屋下。”

2、中医指眼耳出血。

详细解释

◎ 衈 èr

〈动〉

古代祭礼前杀牲取血涂器物 [smear animal blood as pledge in signing treaties]

门、夹室皆用鸡,先门而后夹室,其衈皆于屋下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》

叩其鼻以衈社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僖公十九年》

康熙字典

【申集下】【血部】;康熙笔画: 12,部外笔画: 6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仍吏切,音餌。開?書殺雞血祭名。

又《玉篇》耳血也。《禮·雜記》其衈皆于屋下。《註》衈,謂將刲割牲以釁,先滅耳傍毛薦之。耳,聽聲者,告神欲其聽之。

又釁也。《穀梁傳·僖十九年》用之者,叩其鼻以衈社也。《范甯註》取鼻血以釁祭社器。